[金匮要略]

标题:
师曰:病黄瘅,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,以病发时火劫其汗, 两热相得,然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,一身尽发热而黄, 肚热,热在里,当下之。
倪海厦:
242师曰:病黄瘅,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,以病发时火劫其汗, 两热相得,然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,一身尽发热而黄, 肚热,热在里,当下之。
有一种黄瘅病起因是本来病人就已经有发热症状,『发热烦喘胸满口燥』,代表身体里面的津液不够,病人有发热而且口燥,再加上呼吸短促喘息。于发病时又被火劫,意思是正好又靠在火旁边,结果『火劫其汗』病人身体里面已经没有津液时,皮肤表面的津液又被火热发掉,于是就更干了。这个时候津液没了,血里面的水就会不足,此时我们隔着皮肤可以看到病人身上发黄,其实这是看到血的正色,并不是真的黄瘅。『然黄家所得』刚刚讲的是病的肇因,如果是因黄瘅病, 就是从湿得到的,湿会停积到的原因可能是思能伤脾,或者是喝酒造成的,原因很多,包括行房事行得太过也会有湿积。如果『从湿得之, 一身尽发热而黄,肚热,热在里』,湿热停积在身体里面时,我们是采用攻下法,如果热是在表就用发汗法,这是黄瘅病的正治法则。
 


上一个 下一个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