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耆建中汤方,即小建中汤内加黄耆一两半,余依上法, 若气短胸满者加生姜;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;及疗肺虚损不足,补气加半夏三两。
这黄耆建中汤就是小建中汤里加黄耆。我们有『黄耆建中汤』还有『当归建中汤』,为什么要加黄耆?因为黄耆入气分,属于气药。黄耆跟当归,这两个是一个补气一个补血。很多人都误解以为人参是主气,实际上人参是补足肠胃津液用的。我一直跟大家说心下痞症就是指肠胃炎,张仲景在所有治疗肠胃科的药里面都放人参进去,就是担心病人发汗过多,使得肠胃津液丧失时,这时就要在桂枝汤中加点人参进去,来把津液补足。而实际上我们遇到病家气不足时,就要靠黄耆来补足气。黄耆建中汤证本身除了病家必有的小建中汤证以外, 还要加上气虚的症状。小建中汤症最明显的症候是肚子痛,因为肠胃虚寒掉。仲师说:『虚劳里急,诸不足』,就是全身都出现不足的症状时,同时有那么多的虚症,要怎么加药进去呢?仲师之意是只要加黄耆一味药就好了。而当归建中汤是用在同样有里急、有腹痛、同样有阳虚,可是在阳虚的同时这个病人的血也虚掉了。
当归建中汤与黄耆建中汤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辨症,就是用两手同时摸病家的脉,由于人体左边主血,右边主气,当左手的脉变细小无力时,就是当归建中汤证。如果是右手的脉很弱时,就要用黄耆建中汤,如果两手的脉同时都弱了,就不必如此细分,直接开小建中汤给病人就可以了。诸位看『黄耆建中汤是小建中汤内加黄耆』,就是要重用黄耆,大家开小建中汤的时候千万不要忘掉白芍量是桂枝的两倍。『若气短胸满者加生姜』,气短胸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小建中汤喝下去了以后,如果遇到病人中焦原来就有积水在,妨碍到气机流行, 建中汤的目的是要将中气建立起来,可是肠胃里还有积水未退,此时就要加重生姜,因为生姜有散去肠胃积水的功能。后面还有枳实桂枝生姜汤证等,治疗胸痞时都会用到生姜。『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』, 腹满是因为有湿聚在肚子里面,小建中汤是治里寒就是肠胃虚掉的时候用的。当人的肠胃虚掉后,湿就一定会停积下来,如果湿没有去掉, 日久就变成留饮,就是水越来越多了。留饮再没有去掉的话,就变成溢,就是水满出来了。张仲景说有湿的时候还可以用小建中汤,如果变成留饮,小建中汤就没有用了,需要加一点茯苓进去,茯苓可以把这个湿排出来。如果变成溢饮的话,张仲景就会用十枣汤,因为水太多而且已经进入肺了,此时唯有十枣汤才可以把积水排出来。『疗肺虚损不足,补气加半夏三两』半夏在这里有一点要注意,后面会再跟大家再重新强调,张仲景用半夏的原则是,只要有渴就把半夏拿掉。病人没有渴症时,就会用到半夏。
我们在治疗湿症时,光是开燥剂去湿是不够的,因为里面仍有许多浊痰未去,所以说我们都会加半夏入内,因为半夏可以把浊痰同时清掉,这时候半夏不需要加很多。因为病人已经有渴症了。如果这个时候你没有加半夏把这个浊痰去掉,就会造成湿去浊痰没去。也就是本来停在湿里面的脏痰没有排掉,只有湿被排掉,以后日子久了,病人就会开始慢慢咳嗽,胸腔里面就会出现痰饮咳嗽,痰的产生其实是之前没有被排掉,遗留下来的问题,所以痰看起来并不是很干净的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