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金匮要略]

标题:
寸口脉浮而缓,浮则为风,缓则为痹,痹非中风,四肢苦烦,脾色必黄,瘀热以行。趺阳脉紧而数,数则为热,热则消谷,紧则为寒,食即为满。尺脉浮为伤肾,趺阳脉紧为伤脾。风寒相抟,食谷即眩,谷气不消,胃中苦浊,浊气下流,小便不通,阴被其寒,热流膀胱,身体尽黄,名曰谷瘅。
倪海厦:
黄瘅病证并治第十五 
现在要介绍中医的黄瘅病。黄瘅跟黄汗完全是不一样的,黄瘅是胆汁分泌出来,跑到皮肤表面上去,或跑到血脉里面看到的黄。我上篇介绍的黄汗是讲食物的营养进入脾脏,再自脾脏里出来的黄,进入三焦油网里面,病人流的是黄汗。中医的观念里面遇到病人只要发黄, 我们分为阳黄与阴黄。阳黄怎么治?阴黄怎么治?什么是阳黄?什么是阴黄?病人汗是白的,但是皮肤脸色是黄色的,我们如何治它?鲜黄的如何去治?另有一种是暗黄,看过去病人脸色黑黑的,气色很黯黄,如何去治暗黄?这一篇讨论的就是这些。
 
237寸口脉浮而缓,浮则为风,缓则为痹,痹非中风,四肢苦烦,脾色必黄,瘀热以行。趺阳脉紧而数,数则为热,热则消谷,紧则为寒,食即为满。尺脉浮为伤肾,趺阳脉紧为伤脾。风寒相抟,食谷即眩,谷气不消,胃中苦浊,浊气下流,小便不通,阴被其寒,热流膀胱,身体尽黄,名曰谷瘅。
『寸口脉浮而缓』,寸口脉就是讲胸阳的脉,脉浮而缓,浮脉代表有风,就是表受到风。『缓则为痹』,为什么会痹?这里特别提到寸口就是因为肺为胸阳之所,又主皮毛。土生金,脾脏里面吸收到的营养交给肺以后,肺再把这个营养传送到四肢,所以我们皮肤肌肉才有感觉、才有力量。当肺把营养传送到四肢与皮表时,因为受到风的关系, 所以这营养没有办法完全到达皮表与肌肉里,于是病人的四肢就会感觉到不正常、不舒适,这就是寸脉浮又缓的意思。痹,就是时紧时麻木感,但是不是中风,症状是病人『四肢苦烦,脾色必黄』,这个脾可以写成皮肤的皮,皮肤的颜色一定会黄,『瘀热以行』大家现在可以知道黄瘅病的第一个症状,就是病人皮肤表面发黄,当黄淤积在四肢上时,而体内大部分是湿、热这两个相结合在一起而成的,同时也使得黄色的营养没有办法很正常的运行于体内。我们的胃肠消化过程是,肝分泌酸液给胃,脾分泌甜液给胃,胆分泌苦液,到十二指肠来帮助消化。如果有限多浊物堵在胆管里面,会造成胆汁没有办法排出去,这个浊物就是湿与热。湿停在里面不走,自然就有热会累积,这个热就是发炎,结果造成胆汁回逆到肝脏里面。肝本身是血脏,胆汁跑到血里面,之后马上进入全身血脉,而胆汁的原色就是黄色,于是病人就全身发黄,黄瘅病的原因就在此。
大家看『趺阳脉紧而数』,这是第二个症状用来诊断黄瘅病的。所谓趺阳脉指的就是胃脉。『数则为热,热则消谷』代表胃的蠕动很快,食物吃下去马上就消化掉。『紧则为寒,食即为满。』「老师,怎么又热又寒呢?」这里指的是脾脏寒,正常的脾和胃,两个是表里关系,胃是表,脾是里。我们胃的热,就是胃蠕动的来源有二,中医的观念是肾脏的火往外走时,一个火进入膀胱气化尿液,一个肾脏的火进入胃,让胃蠕动起来。所以当脾脏寒,就是脾脏功能衰弱了,可是胃的蠕动还是很快,所以会摸到趺阳脉紧而数,紧代表脾脏寒,脾脏功能衰弱,而胃还是一直在蠕动,于是就出现『食即为满』这个症状。胃下面有个胰脏,是很大的腺体,肾上面有一个肾上腺,这两个都是最大的腺体。西医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使用胰岛素,结果肾上腺也同样会受到影响,因此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式等于是从胰脏开始,当下焦肾水没了,他们就在上游放水下来补充,好像一个城市没有水了, 就把水库里面的水放些下来,这是西医治疗糖尿病的观念,所以要施打胰岛素来控制。中医的观念却不是这样,中医的想法是饭要煮熟, 需要火在饭锅下加热,所以像中药里的肾气丸就是去壮肾火,肾阳强了水气化上来,于是口渴就好了,中医是反过来思维。西医从胰脏下手就只能是控制,中医从下面加热,让肾脏的火住上走,就是治疗, 否则如果肾火不上来,只是肠胃的火上来,就变成只是腑里面过热, 这是燥热,不是真阳,结果等于是把胰脏当成一块肥肉放到温水里面慢慢的烫熟了,这就是体内心血管动脉硬化与胰脏变成脂肪的原因所在,这是中西医观念不一样的地方。
现在这里是说因为胰脏有寒湿堵在那里,胰本来主湿,不动的话湿就会很盛,加上胃的蠕动又很快,是热,结果湿和热两个结合在一起梗在十二指肠的地方,胆汁就逆行进入肝脏,造成全身都是鲜黄色的黄疸,当湿热梗到两肋胁时,胆汁就会逆行上来,于是早上起来就有口苦的感觉,这就是小柴胡汤证。如果是整个堵在中焦的话,胆汁会回流到血里面去,于是『食即为满』,一吃食物就胀满,胃里面被撑得很胀满。然后『尺脉浮为伤肾,趺阳脉紧为伤脾。风寒相抟,食谷即眩,谷气不消,胃中苦浊,浊气下流,小便不通,阴被其寒,热流膀胱,身体尽黄,名曰谷瘅。』这段就是说我们食谷在胃里消化掉以后,可是食物没有办法往下走,于是食物就堵在胃里面,结果『胃中苦浊,浊气下流』,只有食物里面的水可以渗下来,也就是浊气, 不是很干净的水。这本来就是带了很多湿、很多浊物的水,因为没有办法进入我们的三焦系统,从胃上面下来后就逐渐渗到膀胱里面,使得膀胱里面积到很多湿湿黏黏的湿舆热,这种状况就是这段中医所谓的小便不通的原因,故『阴被其寒,热流膀胱,身体尽黄,名曰谷瘅。』所以被称做谷瘅,瘅病就是发黄,有黄瘅也有黑瘅。最重要的是这里要称为谷瘅?就是说这个病是食谷所产生的。这种病的原因很多,举例说一个人房事做太多,元精会过度消耗,肾阳平常该潜藏在下方, 结果肾阳浮上来,第一个感受到的就是胃,胃因此而加快速度,加上行房的时候又很担心很紧张,担心自己身体不好又有别的毛病等等, 思能伤脾,结果脾脏也伤、肾脏也伤,结果就发黄了。还有喝酒也会造成这种病,酒喝到胃里面是热的,到脏里面却是寒的,所以酒会囤积在身体里面。喝酒下去到胃里面会让胃的蠕动加快,酒精散掉以后, 酒的性还在脾里面,造成脾的寒湿很盛。还有的人喝了酒就去行房事, 于是造成脾脏和肾脏在两虚的状态之下也会产生这种病,病人全身发黄,小便也黄。西医认为这是外来的病因,像急性肝炎也会身黄,也是黄的一种,中医不管你到底是什么滤过性病毒感染都没有关系,我们是采辨症论治。所以谷瘅是食谷引起的,是在人虚弱的时候食谷引起的,结果造成身体青黄。中医的观念是吃东西时不要吃太过量太饱, 过饱撑到对身体不好,喝酒喝多也是会伤害到身体。


上一个 下一个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