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伤寒论]
- 条辩:
- 291 自利不渴者,属太阴,以其藏有寒故也。当温之,宜服四逆辈。
- 注释:
-
①脏有寒:太阴脾脏虚寒。
②四逆辈:四逆汤一类的方药,应包括理中汤在内。
- 翻译:
- 腹泻而口不渴的,这是属于太阴病,因为脾脏虚寒的缘故,应当以温里法进行治疗,宜服用四逆汤一类的方药。
- 倪海厦:
-
如果自利而渴就是进入少阴了,不断的下利一定是进入阴证了,如果湿在下焦,水一直在往下走的时候,这时候反而上面会口渴的,自利不渴者,属「太阴」,下利的时候如果中焦的湿很盛,不会口渴的,所以不渴就是湿在中间,以其脏有寒故也,当温之,病人有寒就是脾脏肿大,肠胃蠕动功能都没有了,寒就是缓,人的一呼一吸,脉跳四下,肠胃也是蠕动四下,脉跳二下,肠胃蠕动也是二下,这代表肠胃的消化太慢了,肠胃的蠕动减慢了,这时候病人不口渴就是湿很盛,因为下利不止,所以裹面又寒又湿,舌苔整个白厚的,津液很多,这时候用「四逆」辈,像通脉四逆汤、四逆汤等。 张仲景用药的时候,在用干姜一定用生附,用生姜的时候一定用炮附,像真武汤,干姜本身是温中,能去中焦的寒,干姜加生附的时候能够去经脉、血脉神经里面的寒,生姜和炮附是散饮,有水饮的时候,水堵到了,不管是水肿在那里,会用到生姜和炮附,所以真武汤里面会用到生姜和炮附,来破饮积。